尿液兒茶酚胺及其中間代謝物是正常生理過程中重要的信號介質,在24小時尿液中的含量變化與許多病理過程息息相關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會合成、分泌和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類物質,并隨著分泌物質的數量、種類和形式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的發病率為每年100萬人僅2-5例,而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比例為0.1% - 0.6%,但尸檢報告中檢出率為0.05%,說明有許多人未檢出。由于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的漏診易導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,因此該病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。臨床上24小時尿液中E、NE、DA、MN、 NMN和3-MT濃度的測定是定性診斷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的主要依據。